開工前施工計畫應先確認地下室及屋頂最容易漏水位置,再詳細作事先預防計畫。
一、 鋼軌樁或鋼板樁開挖方式,地下室最容易漏水位置有四處。
1‧安全支撐中間樁位置。(在鑽探資料上可辨讀水位高低,來計畫以何種方式施工)
(A) 中間樁拔除法,水位高時不適用。
(B) 中間樁不拔除,與混凝土埋設處切除法,施作擋水板方式,水位高時最安全。
2‧分次搗築混凝土與混凝土接觸面。
(A) 放置角材,拔除後預留溝槽,沒水位時適用。
(B) 放置止水膨脹條,混凝土面水平,及膨脹條遇水膨脹,失其效果。
(C) 橡膠止水條(有2球及3球)置於鋼筋與鋼筋間,分兩次灌漿最保險。
3‧混凝土蜂巢,蜂巢部份應先敲除,再以無收縮水泥填補。
4‧混凝土裂縫。
(A) 細縫時採用低壓填縫劑注射法。
(B) 裂縫較粗採用高壓填縫劑灌注法。(小型壓縮機)
二、基地明挖:外牆採防水粉刷,再作 PU防水,或舖防水膜,面貼保麗龍,預防回填時撞擊防水層。
三、屋頂
(A) PVC落水管周邊須先用樹脂砂漿或PU防水補實。
(B) 給水鐵管埋設混凝土中,應施作擋水板。
(C) 女兒牆、梯間、管道間等突出物與RF版交接處,應作防水層。
(D) 樓地板裂縫較粗時,應打成V型溝槽再填樹脂砂漿或填縫劑補實再作防水層。
(E) 素地施作時,地坪應整理乾淨及平整,乾燥才能施作防水材。
(F) 防水材應選用(1)接著性良好 (2) 延展性 (防裂性)(3) 耐候性 (4) 防止表面覆蓋層所造成的擠壓或水解膨潤等後遺症。
|